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危废减量化

国企非法出售危废:追踪中国企业环境违法之路

发布日期:2023-06-13 18:11:20 浏览次数:

摘要:

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国家多次加大环保力度,但企业依旧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危废行业作为一项涉及环保、安全等多方面的行业,更加需要企业遵守相关法规。本文主要介绍国企非法出售危废的情况,通过追踪中国企业环境违法之路,展示企业环保法律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正文:

一、 邦能集团卖假危废案例

邦能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其主营业务为危废处理和销售。近年来,邦能集团涉嫌非法销售危险废物,在环保部门的多次检查中被查出假危废问题。

邦能集团在危废处理过程中,利用工业固废和非危险废物摆脱危险废物,从而达到减少处理成本、缩短处理时间的目的。然而,这种做法直接导致非危险废物被卖给企业使用,危险废物却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和清除。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处理危废过程中,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忽略环境安全问题。

二、 国企中化集团污染事件

中化集团作为一家国有大型化工企业,其环境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中化集团在污染事件中,往往是在环保机构发现问题后,才被迫进行整改和处罚。

比如2019年7月份,中化集团邯郸合成氨项目因环保问题被国家环保部门立案调查,涉嫌违规排污和非法占地。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中化集团的信誉,也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三、 菏泽一家纺织公司非法排污

菏泽一家企业涉嫌非法排放工业废水,引发了广泛关注。该企业为纺织公司,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直接导致周边的江河水质恶化,影响了大量居民的生活。

环保部门进行了多次检查和处罚,但该企业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污水。排污事件的爆发,严重揭示了企业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不足。

四、 企业环保责任的缺失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在环保问题上普遍存在缺失。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通过非法行为逃避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约束,进而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则有一些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缺乏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因此无法有效地做好环保工作,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环保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加大环保投入,不断推进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真正实现经济、环保、社会效益的统筹和协调。

结论:

企业环保法律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普遍缺乏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甚至利用非法手段逃避法律监管。因此,建议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环保意识,合理规划环保投入,实现经济、环保、社会效益的统筹和协调,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应有贡献。

危废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巴洛仕集团专注危废减量化,化工危废现场减量,污泥危废减量化,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回收利用,残留化学品处理,化工厂拆除回收。作为危险废物减量化专业技术应用企业,巴洛仕集团一直关注企业环保责任问题,减少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损害,把企业责任和环保实践有机结合,为保护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高价回收设备 拆除
查看更多 >>

推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