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危废减量化

危废目录演变与发展:历经几代,探究其演变背后的原因和趋势

发布日期:2023-06-13 19:14:45 浏览次数:

摘要:

危废目录作为国内稳定的危废管理制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改进,现今已经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分类标准和管理规定,为我国危废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撑。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对危废目录的演变进行了回顾,详细探究了其演变背后的原因和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对危废目录未来发展的建议。同时,在文章中也推荐了危废行业领先企业——巴洛仕集团的专业技术应用,以期提高大家对危废管理的认识。

正文:

1、起源和初期制定(1956~1979年)

危废目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的国务院成立了“有毒物质管理委员会”,为了保证国家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委员会在研究国外危险废物管理经验基础上制定了《有毒废弃物目录》。此目录主要是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副产品和垃圾,将其分类标准化,明确管理职责和处置措施,为我国危废管理奠定了基础。

2、推广和逐步完善(1980~1999年)

1980年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了危废库和专门处置危废的单位,同时制定出了更为细致和完善的《危险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引领危废管理向着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大量侵占农用地、破坏草原、污染水源等严重环境问题,催生了危废治理的急迫需求。《名录》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使得危废数量和种类的管理逐渐趋于系统化、规范化和严格化。

3、细化和日益成熟(2000~2019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政策的日益完善,危废管理制度逐渐从“控制性治理”向“风险管控”方向转变。在这一时期,危废目录的结构和内容不断细化和完善,各类危废产生、使用、运输、转移、处置和监管等方面都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此外,全国环保部也对危废经营活动实行分类备案制度、排放许可制度等技术手段,保证危废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4、未来展望和建议

危废目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危废治理提供了指导性的、稳定的保障。未来的危废目录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广危废分类管理、危废综合利用、减量化技术等相关经验和知识。考虑到危废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危废目录的制订也应该面向未来,加强对未知、未知类的危废进行预警和预防,实现全过程风险管控。此外,发展新型工艺、技术、设备,推进危废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最大化回收利用,从根本上减少危废排放。

结论:

危废目录的演变是我国危废管理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全面推行下,危废目录将继续逐渐完善和发展,为危废治理提供严格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巴洛仕集团作为危废行业技术领先企业,专注于危废减量化、化工危废现场减量、污泥危废减量化、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回收利用、残留化学品处理、化工厂拆除回收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危险废物减量化专业技术应用企业-巴洛仕集团,为各行各业的危废治理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科技含量。


化工厂
查看更多 >>

推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