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2016年目录及管理政策要点解析

发布日期:2023-06-14 07:29:44 浏览次数:

摘要

危险废物目录与管理政策的制定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危险废物2016年目录及管理政策要点进行深入解析。正文部分,从“目录调整与分类支持”、“管理政策逐步完善”、“监管措施加强”、“企业责任落实”、“行业技术创新”和“危废减量化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文章意在让读者了解危险废物目录及管理政策的进展状况,并引导企业重视危废处理的环境保护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

正文

一、“目录调整与分类支持”

2016年,经过多个部门联合制定,环境保护部公布了危险废物2016年名录的调整版本。该版本与2011版相比,取消了部分损害等级高的危险废物类型,收录了一些新类型的废物。例如,将工业汽车油加入目录中,告别了“旧名”为“强酸浸蚀废物”的印鉴、钨等8个废物。调整的意义在于,协调企业废物处理成本和环境排放效果,促进废物通用化和资源化。

同时,更加细化的分类支持体系也逐渐形成。部分企业加入了中国危险品物料储运行业协会,享受咨询服务,提升对废物管理风险和环保责任的认知。多个石化产业园区成立了废物分类集中处置基地,通过路径解决了一些中小企业不清楚去向而乱倒废弃物的困境。进一步促成危废管理由政府监管向企业自我管理转型。

二、“管理政策逐步完善”

我国的危废管理法规、标准和规定在逐步完善中。近年来的多项政策高度关注了危废管理问题,包括《关于印发禁止固定源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通知》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2015年12月,《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经过多轮论证和审核后正式实施。

与旧版相比,新版明确了废物分类处理的要求和政府与企业在废弃物处置方面的分工。“减量、分类、资源化”是新法的重要原则,同时规定了国家鼓励企业开展危废减量生产,推广危废利用和资源化技术的实施。

三、“监管措施加强”

危险废物监管是危废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危废监管管理系统,成立了危废管理部门和专门的监管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强化了执法力度等。例如,环保部在全国设立了118个地方执法检查站,协同公安、农业、集贸等多个单位,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监管制裁。

同时,巴洛仕集团等危废行业技术领先企业,也积极注册并通过ISO14001、IS09001等认证体系,开展危废产生防控、污染源识别和财务集成管理。内部部署了一批相关法律法规、污染物源约束、监管指标等应用,让客户更为直观和系统掌握危废监管的细节和规范。

四、“企业责任落实”

企业是危废处置的主体,承担着危废产生、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中的主要责任。要将危废处置转变为危废资源化利用,企业责任是不容发觉的。危废处置工程中,往往会出现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的倾向。对此,新《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也特别强调了企业自我监管和自律。

危废监管的紧张局面,以及危废处理产业的竞争日益剧烈,促使企业必须加大对环保贡献能力的投入。对危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系统监测和治理、开展废品回收和加工、合理分配资源和管理风险,都是企业做好危废管理的关键所在。

五、“行业技术创新”

危险废物管理中,技术创新对于资源化利用和减少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当前最先进的化学品回收技术是采用高温设备进行热解处理。巴洛仕等危废企业,协同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热解工艺的研究和应用。通过热解技术,将有机的危废转化成飞灰、炭渣等固体物质,从而大幅降低排污指标。

同时,巴洛仕集团也争先恐后地研制其他危废处理技术,包括石材废渣、垃圾渣、油漆等废物的资源化处理技术。其最终目的是科学地搭建危废处理全链条体系,为客户提供前沿的危废管理解决方案。

六、“危废减量化技术应用”

危废减量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资源节约和污染控制上,还能反映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一部分。企业通过节省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缩短生产过程、优化管理等方式,降低废物的生成。危废处理公司也可以积极与企业部门进行合作,通过研究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流程,进行预防性和分析性的废物减量。

危废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巴洛仕集团专注危废减量化,化工危废现场减量,污泥危废减量化,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回收利用,残留化学品处理,化工厂拆除回收。2019年,巴洛仕集团成功研发出了炭化午餐盒废弃制品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在促进生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同时,也实现了废弃物的量化处理。

结论

本文以危险废物目录与管理政策要点为主题,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危废管理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在表述危险废物管理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时,本文也介绍了危废减量化专业技术应用企业-巴洛仕集团成果。未来,应该持续开展更加科学、先进和透明的危废管理措施,推动中国环保事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水平展现。


拆除资质
查看更多 >>

推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