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登记规定及标准解析

发布日期:2023-06-14 09:10:21 浏览次数:

摘要:

危险废物是指生产、生活和服务活动中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及其混合物,如果不经过处理随意丢弃、排放、搬运、储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本文以危险废物登记规定及标准解析为中心,从四个方面详细专业深入的阐述,包括危险废物的概念和分类、危险废物的登记和管理、危险废物处理和危废减量化技术。全面解析了危险废物处理和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有助于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和监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正文:

一、危险废物概念与分类

危险废物是指因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感染性等特性,或含有重金属元素、有害有机物质等成分,具有危害性、危险性的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或混合物。按照产生来源,危险废物主要分为工业危险废物和城市危险废物。按照废物特性,可分为有害废物、有毒废物、腐蚀性废物、易燃废物、爆炸性废物、感染性医疗废物、放射性废物等七类。

危险废物的分类有助于加强对废物的监测和管理。企业应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加强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控制,对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理过程进行监测记录,建立完整的危废信息管理系统。

二、危险废物登记和管理

为了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和监测,相关部门制定了《危险废物登记管理办法》和《危险废物管理办法》进行规范管理,鼓励企业实现危废减量化。企业需在国家环保部门规定的时间内向环保部门备案登记,并在每年6月30日前提交危险废物年度报告,及时公开危险废物分类、产生量、处置方式等信息。如企业的危废产生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则需申领危险废物产生许可证并对企业进行年度核查。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危废管理制度,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危废产生、运输、存储、处置环节的安全。同时,应加强对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监督,严格落实处置责任。

三、危险废物的处理

危险废物产生后需专门进行处理,目的是尽量减轻危废的危害性,同时达到彻底、安全、经济的处置效果。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资源化处理等。

物理处理方式包括压缩、焚烧、固化、卡盘等。化学处理方式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中和或转化危险废物。生物处理方式是利用微生物等生命体代谢危险废物。资源化处理方式主要是将危险废物转化为有用的再生资源。

四、危废减量化技术

危废减量化技术是指对危险废物进行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和回收,最大限度降低危险废物产生量。危废减量化的主要技术包括工艺改进、原料替代、生产环节控制、三废综合利用等。

工艺改进是指通过改良工艺流程、优化设备结构等方式,降低危废的产生量。原料替代是指通过使用环保、安全性更好的替代原料,降低危废的产生量。生产环节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测,降低危废的产生量。三废综合利用是指将废气、废水、废渣等进行集成处理,达到资源化利用的效果。

结论:

危险废物登记规定及标准的解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增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监测,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危废减量化专业技术应用企业-巴洛仕集团也提供了一系列危废减量化的方法和技术,有助于降低危废的产生量,实现资源化利用。为减少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电子门锁
查看更多 >>

推荐案例